• <video id="fk9vw"><bdo id="fk9vw"></bdo></video>
          1. <blockquote id="fk9vw"><wbr id="fk9vw"></wbr></blockquote>

                用藝術反哺家鄉:北方昆曲劇院赴河北高陽“尋根”義演

                2023-02-22 12:20:28來源:中國新聞網點擊:


                用藝術反哺家鄉:北方昆曲劇院赴河北高陽“尋根”義演
                北方昆曲《風箏誤》劇照?!巫雍馈z

                  21日,農歷二月初二“龍抬頭”。“北方昆曲發源地”河北省高陽縣河西村村南戲臺搭起,由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瑾、邵崢主演的新版劇目《風箏誤》鳴鑼開場。

                  北方昆曲簡稱“北昆”,是我國古老戲曲聲腔昆山腔的一個分支,主要流行于京、津及河北中部、東部。據《中國大百科全書·戲曲曲藝卷》記載:1917年,由韓世昌、郝振基等領銜的昆曲代表流派之一高陽榮慶社進京發展,并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派昆腔,今稱“北方昆曲”。1957年,北方昆曲劇院建院。

                  據北方昆曲劇院副院長曹穎介紹,今天演出的劇目為明末清初文學家、戲劇家李漁創作的《風箏誤》,是一出以風箏為串引的愛情輕喜劇。演員通過活潑、詼諧的唱、念、身段等表演形式,使該劇更具喜劇色彩和生活情趣。

                圖為高陽縣委、縣政府向北方昆曲劇院贈送書法作品?!巫雍?攝
                圖為高陽縣委、縣政府向北方昆曲劇院贈送書法作品?!巫雍?攝

                  曹穎稱,自2011年至今,該院共10次到高陽縣河西村開展“尋根”義演活動,并掛牌成立了北方昆曲劇院河西村傳承基地。在河西村小學開設培訓班,教孩子們練習戲曲基本功,教學北昆傳統劇目。“現在生活條件好了,要知道我們從哪兒來,更要明白我們到哪兒去。希望以藝術形式反哺家鄉,守住我們的‘根’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河西村56歲的村民張仙說,她太爺、五爺都是唱昆曲的,受家庭熏陶,自己從小也喜歡聽昆曲,如今孩子們也常從網上下載昆曲視頻學唱。

                  當日,高陽縣委、縣政府與北方昆曲劇院互贈書法作品及北方昆曲《紅樓夢》演出光碟。北方昆曲劇院與高陽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、高陽縣教育和體育局簽署《北方昆曲進校園合作協議》。

                  高陽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長黃明稱,高陽縣素有“戲曲之鄉”美譽,高腔、河北梆子、老調、東路絲弦等劇種的起源與高陽密不可分。近年來,該縣積極搜集整理北方昆曲曲牌、劇目、工尺譜等文化遺產,編纂出版了《高陽縣北方昆曲資料匯編》等書籍,傳承發展昆曲。

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  |  廣告服務  |  免責聲明  |  聯系我們  |  網站地圖  |  

                主管:河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  主辦:金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                投稿熱線:13910392737
                聲明:若侵犯到您的權利 請及時聯系管理人員予以修正
                中國大別山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豫公網安備 41159002000094號

                啪啪免费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