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video id="fk9vw"><bdo id="fk9vw"></bdo></video>
          1. <blockquote id="fk9vw"><wbr id="fk9vw"></wbr></blockquote>

                用勞模典范為攻堅做先鋒 實行“四眾”方式致富促脫貧

                2018-12-10 10:59:03來源:中國大別山新聞網點擊:

                  記:固始縣總工會開展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紀實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縣位于豫皖兩省交界處,是河南第一人口大縣、農業大縣、國家級貧困縣,總人口180萬。2016年底貧困發生率為5.42%,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677戶172542人,重點貧困村146個,脫貧攻堅任務很重。在黨中央發出決戰脫貧攻堅總攻令以來,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縣人民砥礪奮進,脫貧攻堅,累計實現32896戶115632人脫貧,94個貧困村退出,2018年貧困發生率降至3.78%。在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后,固始縣總工會主動作為,以勞模助力脫貧攻堅為突破口,充分發揮各級勞模的先鋒模范作用,為決戰脫貧攻堅作出了突出的貢獻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喚醒沉睡的土地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縣耕地面積170萬畝,由于傳統粗放種植效益低、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務工等原因,各鄉村均出現了大量耕地閑置荒廢的現象。如何讓農村沉睡的土地資源重新活起來?縣勞動模范余中海做了大膽的思考并勇敢地進行嘗試。他利用“資源整合+商會牽頭”的方式,把民營企業資本、技術、人才等優勢與貧困村生態、土地、勞動力、特色資源等有機結合起來,創立了八里堰特色生態農業集聚區。八里堰集聚區流轉土地1萬畝,覆蓋楊集鄉5個重點貧困村。采用“公司+金融+農戶”的模式,實行眾籌、眾創、眾包、眾扶等各種方式讓貧困戶參與入股受益,增收致富。不論何種原因致貧的貧困戶均有參與園區產業發展的通道,參與門檻低。目前,集聚區已帶動楊集鄉340戶貧困戶受益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二、茶山稻海荷飄香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素有“江南北國,北國江南”之稱,自然資源優勢明顯。為了將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,將個人追求融入到百姓脫貧致富的夢想,勞模們更是致富思源、富而思進,固始大地出現了“茶山稻海荷飄香”的美景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,縣級勞動模范、仰天雪綠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章春主動請纓,與祖師廟鎮的1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結成“幫扶對子”,幫助他們發展茶產業。在金融扶貧的幫助下,貧困戶以帶資入股的方式,每年每戶從我們公司分紅3000元。對那些本來有自己茶山的貧困戶,鼓勵他們加入公司的茶葉合作社,為他們提供技術、資金、種苗、崗位,與他們抱團銷售,實現共同發展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縣順興糧油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苗守根,是2014年全省勞動模范。作為一家省農業產業化省重點龍頭企業的帶頭人,苗守根也始終把精準扶貧作為企業發展第一要務。通過訂單生產和全托管等模式,采取包全田、包平田、包催芽、包補種、包售后服務方式,確保貧困戶和當地農戶增產、增收、增效益。他們在草廟集鄉積極開展優質雜交香稻栽培和推廣,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,并精準金融扶貧達106戶,扶貧金額達530多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  苗守根(右一)
                  縣勞動模范汪本具,是郭陸灘鎮朕陽生態合作社法人代表。他以合作社為依托,應用“周轉運作、滾動發展、持續發揮效益”的開發模式,帶動郭陸灘鎮2000多戶從事萬畝蓮藕生產,成為了全鎮支柱產業。合作社現有社員400戶,其中貧困戶91戶,共373人,合作社免費為他們提供藕種和技術支持,并高價回收蓮藕,帶動他們增收。同時通過財政幫扶資金每戶入股5000元,每戶每年現金分紅標準不低于入股資金的10%,另外有64戶78人長年在我們這就業,每人每年平均收入不低于1萬元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汪本具
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崗位來到“家門口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縣是勞務大縣,青壯年勞力大批外出務工,農村留守的婦女和老人很多,如何圍繞他們務工增收,是擺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一道難題。為此,全國模范職工之家、縣利來針織有限公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。加入脫貧攻堅隊伍以后,利來針織公司承擔了169戶貧困戶的幫扶任務。

                鄭昌華
                  公司總經理鄭昌華結合服裝加工的環節流程,思考探索出一個在家門口就業的路子。對于原先的農村熟練工,公司大力支持他們回家辦廠,給周邊人提供一些崗位,公司免費給他提供機器設備和貨源,保證她在家里面一年能夠收入3萬多。還可以帶動周邊走不開的貧困戶、殘疾人在家鄉就近就業,方便他們能夠照顧老人,教育子女。他們在全縣33個鄉鎮開設了50多家分廠,這種“公司+分廠+農戶”的生產模式,培養了上萬人在家門口就業創業,實現脫貧致富和穩定增收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四、畜壯禽肥產業旺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是畜禽大縣,豫南黑豬、固始雞、固始白鵝等資源豐富,全國有名,涌現出三高農牧、牧富畜業、頤升禽業等一大批龍頭企業,成為全縣脫貧攻堅戰役中的排頭兵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全國畜牧行業勞動模范、三高公司法人代表李孝法依靠養殖“固始雞”和“豫南黑豬”兩大法寶,通過與全縣25個鄉鎮合作,以養殖小區為載體,帶動周邊貧困戶養殖。同時通過定期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,免費發放技術資料,邀請專家深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等方法,解決貧困戶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,讓貧困戶掌握養殖技術。通過對養殖戶進行四包一回收模式,解除貧困戶后顧之憂,使他們可以大膽地發展家庭養殖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李孝法
                  全國農業勞動模范、牧富畜業法人代表任學義也以豫南黑豬養殖為載體,開發建設九沖碑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,以農牧結合、農旅融合為主要內容,走循環發展的路子,成為固始縣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的典范。為幫扶園區所在地觀堂鄉的2711名貧困人口精準脫貧,園區確立了“全員吸納、分類幫扶、分批脫貧”的幫扶思路,區分貧困戶的不同情況,因地制宜制定幫扶帶動措施,宜種則種,宜養則養,宜勞則勞,宜股則股,確保條件適宜的貧困戶率先脫貧,所有貧困戶如期脫貧。

                任學義
                  省勞動模范盛偉創立的頤升公司以蛋雞養殖為主,為助力精準扶貧,公司通過 “龍頭企業+鄉鎮政府+貧困戶”的模式,以“到戶增收”和“畜禽寄養”兩種方式墊付貧困戶養雞所需雞苗和器械,帶動貧困戶從事蛋雞養殖。項目實施以后,新增加蛋雞飼養量84萬只,新增社會產值9400萬元,為1100多家貧困戶帶來了福音。為了更多渠道地增加貧困戶的收入,頤升公司成立了電商事業部,探索發展“農村電商+技能培訓+貧困戶”的新產業扶貧模式,通過互聯網對公司及貧困戶的產品進行宣傳, 擴大公司產品市場份額,同時吸納更多人就業。

                盛偉
                  五、美麗家園健康夢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為了完成徐集鄉的易地搬遷項目,市五一勞動獎章趙大德毅然決定,將部分貧困戶的家建在自己已經建成的文塔社區里,共承擔2000平米、22戶、80口人易地搬遷的任務。因為財政資金有限,在完成此次任務中,趙大德多次往返北京,多方籌資。為響應文化扶貧號召,還特別建設了一個面積達1700平米的文化廣場,使貧困戶在這里安居樂業。

                趙大德看望貧困戶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為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,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、縣中醫骨傷醫院院長方金軍帶領專家團隊深入到全縣多鎮及社區,免費為百姓巡診、體檢、義診。為了最大限度地去解決貧困戶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、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等問題,他們實施“百萬醫療救助資金”方案,與固始縣貧困患者的基本醫療保險、大病保險、疾病應急救助、醫療救助等制度建立銜接機制,發揮協同互補作用,形成更強的保障合力。通過定額補助或減免醫藥費用等方式,使縣域內長期被骨病困擾的農村貧困患者能夠及時有效得到救治,并能享受到省級三甲醫院專家診療服務,讓他們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。

                縣中醫骨傷醫院院長方金軍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六、咱們工會有力量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固始縣總工會堅持“高站位、建平臺、重引領、強激勵”的工作思路,堅持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工會系統的頭等政治大事,傾全會之力開展此項工作。共選派出8名同志駐村扶貧,擔任豐港鄉謝集、楊莊兩個重點村和張集一個面上村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,全體工作人員都是幫扶責任人。在駐村扶貧和幫扶工作中,為村室改造、文化大院和扶貧車間等累計投入102.19萬元,涌現出一批先進模范人物。

                鄭昌俊
                  縣總工會黨組成員、紀檢組長鄭昌俊,在擔任豐港鄉謝集村第一書記期間,工作突出,成效明顯,被評為全省“優秀駐村第一書記”;縣工會辦公室負責人鄭孝平,與愛人兼同事李戰雙以村為家,攜手并肩全力扶貧,舍小家顧大家,獲得了“全縣優秀第一書記”稱號;縣工會俱樂部主任謝添,在妻子懷孕生子期間,擔任駐村工作隊長,想方設法解決各種困難,其事跡被人民網宣傳報道;縣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許小波,在擔任豐港鄉楊莊村第一書記期間,其父突患胰腺癌,在診斷及手術期間,也始終堅守崗位,奮斗在扶貧一線;縣總工會組宣部長李小靜,目前擔任謝集村第一書記,其婆婆去世,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,一個上幼兒園,從來沒有因為家事影響過工作。全體幫扶責任人和工作隊員,都是恪盡職守,盡職盡責,出色地完成了各自任務,向上級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,所幫扶的重點貧困村均一次性通過縣“滿意村”創建合格驗收。(曾志強 鄭昌?。?/div>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編輯:永紅

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  |  廣告服務  |  免責聲明  |  聯系我們  |  網站地圖  |  

                主管:河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  主辦:金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                投稿熱線:13910392737
                聲明:若侵犯到您的權利 請及時聯系管理人員予以修正
                中國大別山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豫公網安備 41159002000094號

                啪啪免费视频